
两千多家在印度的外企“跑路”了
在经济上属于信誉全失的局面,需要靠政治和外交弥补,比如利用中国和西方关系不太好的现状,使得外资不得不投资印度,但也不能改变市场逻辑。
有一件事情大家要知道,印度的这种做法实际上不断加大本国对外进口、招商引资的成本,同样是美元,在印度人手里就必须贬值。
比方说,之前印度疫情极其严重的时候,印方连呼吸机、氧罐都难以买到,差点(或者说已经)人道主义灾难。因为过去的失信使得印度在我国购买往往需要全额预付款,同时不是vip等级不会优先排单,这极大追加了印度的购买成本,直接让印度鸡飞狗跳。
表面上你可能以为这样吃干抹净会保护印度民族企业,实际上是疯狂增加印度民族企业运营成本,壮大印度买办的力量。
苹果总是会给供应商充足的利润,不是因为它心善,是必须打造利益共同体,凭借声誉招揽更多强大的供应商。
失去声誉的印度,所有一切资源会贬值。逆差会越来越大,同样的价格,买不到同样的服务。
